“新基建”下城市心理健康体系建设的战略机会

导读

 
 

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,决策层强调,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,其中要加快 5G 网络、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——这短短的一句话,让 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” 再次成为热词。

心理健康在“新基建”中的点墨

 

 

“新基建”是服务于国家长远发展和“两个国”建设战略求,以技术,产业驱动,具备集约高效,经济适用,智能绿色、安全可靠特征的一系列现代化基础体系的总称

 

顺应时代的新基建包括:5G基建、特高压、高铁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、大数据中心、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。

用大白话总结一下,新基建的建设就是让网络变得更快,让电网更加强悍,让高铁去到更多地方,让电车在街上跑的更顺畅,让大数据发挥作用,让人工智能服务于工作和生活,让智能制造更快实现。

可以说影响着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,是国家层面的长远战略,任重而道远。

 

那么,与之对应的“相关行业”,到底有哪些呢?

 

 

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,数字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个人健康码、远程医疗、在线办公、企业“码上复工”等数字工具广泛应用,从政府决策部署,到企业复工、社会运转,数字“基础设施”功能凸显。
建立公共心理健康安全可视化决策系统,面向各级公共卫生管理部门,支持整合公共卫生相关部门现有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,覆盖公共卫生安全管理各领域;依托先进的人机交互方式,实现公共卫生综合态势监测、公共卫生资源监测、重大疫情疾控管理监测等多种功能,让智慧健康管理从“疾病医学”向“预防医学”的转变,是智慧远程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 

而体系化、本地化心理健康平台,对疫情、以及之后的城市公共心理卫生服务、市民心理健康管理,都是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,成为智慧医疗、智慧大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 

建立心理健康云服务体系的意义

 

  • 实现区域心理健康综合态势监测。

  • 实现公共卫生资源监测:包括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监测、市民心理健康状态监测、心理病患监测、重点人员心理状态监测等。

  • 解决区域心理健康服务效率低下问题。

  • 提升应急指挥调度工作效率,对突发事件持续监测。

 

全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主要特点

 

  • 构建服务生态,实现全民覆盖

     

 

  • 手机端即可提供全套心理健康服务

     

 

  • 快速完成咨询、测评、培训、科普4个体系建设

     

 

  • 与城市医疗大健康体系对接

 

 

建设有温度的健康城市

 

  1. 在政府统一规划下,覆盖到社区(村)的新型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,实现全区市民的心理健康服务全覆盖。

  2. 通过创新的将心理冲突、问题与疾病与社区、机构和医疗实现分类对接,将心理健康科普、心理咨询服务、心理治疗服务有机的结合起来,打造成为有利、有序、有效的“三有”心理健康服务模式。

  3. 以满足日常服务为主,兼顾紧急公共心理健康状态处理的体系化建设,实现区域心理健康资源更优配置。

 
 

关注一下,更多精彩等着你!

 

 

扫描体验城市心理云平台

添加心网客服,随时沟通更方便!

创建时间:2020-04-08 17:08
浏览量:0